新闻回放

  每年的求职季都是高校毕业生非常繁忙的时候,也是别有用心之人开展“花钱找工作”生意骗局的“黄金期”。某些中介机构以就业岗位、落户名额、求职辅导为噱头,向大学毕业生索要高额费用。不少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陷阱,遭受财产和精神等方面的较大损失。

  主持人语

  就业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个人成长的重大事项。当下正值青年大学生毕业求职季,国家、学校、用人单位都在努力构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良好环境。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不少花样翻新的就业欺诈行为,影响恶劣、危害极大。如何识别、防止和治理就业欺诈,避开“花钱找工作”的宣传陷阱,且听三名青年大学生的观点。

  青年说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实施诈骗的目标,利用多种手段骗取钱财,严重损害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面对变化多样的求职陷阱,高校应将防骗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高校就业教育中,使毕业生提高防范意识,掌握“求职秘籍”,避免上当受骗。

  提高防范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对工资、待遇等就业方面的信息了解还不够深入。面对复杂繁多的就业信息不能做到有效筛选,极易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圈套。客观来看,求职陷阱主要以高工资、高待遇的工作条件引诱大学毕业生参加应聘,向其收取各种高额费用,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入职。

  避免落入求职陷阱,大学毕业生应做到“五防三要”。“五防”包括防黑中介、防乱收费、防培训贷、防付费实习、防非法传销;“三要”包括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要使用正规求职渠道、要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此外,积极参加就业指导培训讲座,通过正规渠道参加应聘,对可疑信息进行多方面验证,也有助于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提供就业资源,做好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等,对落入就业陷阱的危害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讲解,能增强大学生识别就业陷阱的能力。高校也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对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跟踪式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摆正求职心态,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编辑:果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