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分享| "校园贷"乱象:号称支持创业借款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业网时间:2017-05-31浏览量:251 二维码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参与P2P网络借贷被骗的案件屡见不鲜。

最近,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反映,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学长以兼职刷单的名义让他们从各种“校园贷”APP上借钱。但事成之后,学长没有信守承诺、按时还款,导致他们每天被各种贷款公司催债,根本没法儿安心上学。荔枝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次校园借贷风波至少涉及88名在校大学生。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部分在校大学生介绍说,2015年期间,学校师兄周某陆续找到师弟师妹,称他朋友的公司需要刷销量,请大家帮忙在网络借贷平台上申请分期付款购买手机。周某承诺,事成之后,每人至少可以拿到50元佣金作为报酬,而且贷款由他朋友定期来偿还。后来,周某又以同样的理由,让师弟师妹们帮忙在名校贷、优分期、分期乐等各种“校园贷”APP上借钱。为了拉拢更多人参与借贷,周某不断在校园里发展下线。

记者调查了解到,其实周某也只是个中间人,他的上家是来自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两名在校大学生孙某、张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部分学生从网络平台上刷到的手机和借款最后都交给了孙某、张某。据悉,这两人利用这些借款进行投资创业,先后经营过咖啡馆、手机店和火锅店。起初,两人还能兑现承诺,定期代学生们还款。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学生们陆续发现,自己的贷款开始逾期了。孙某、张某给学生们发短信解释说,他们资金出了问题,让大家先垫付还款。学生:“最严重的就是他不出面解决,等下去一天天每个平台基本上都是逾期的,有的逾期费甚至就是每天涨十块钱或者几十块钱,我们根本撑不下去,而且软件平台他们催得比较紧,各种打电话催你爸妈,而且通过你的QQ、微信什么的说你坏话,黑你。”

 

千元“贷款”

滚成万元“欠款”

 

以上同学的经历并非孤例。昆明一高校的几名大学生帮助一名创业同学贷款10多万元后,才发现自己面临大坑:利息相当于高利贷不说,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费用:逾期还款要罚息,提前还款要手续费,发个催款短信要收催告费……如今他们还要每天面临催债公司的人身安全威胁。记者调查发现,“校园贷”在多地高校呈现多样性、普遍性、热度高等特点。“钱来得实在太容易了,海报上一般都会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二维码,扫一下就能下载APP,输入身份证号、家庭信息、学校信息,不到一个小时钱就打到账上了。”江西一名大二学生小李回忆起第一次贷款的经历时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许多网上金融借贷平台头顶“资助困难大学生”“支持大学生微创业”等名义给学生借款,实际上却是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一些实在没有能力还款的学生,在几番威逼利诱下,甚至变成了这些平台的“下线”,通过微信、QQ、贴吧等多种渠道,向身边的同学推荐此类贷款。

  记者在一张贴在校园里的小额贷款广告上看到:“大学生自己的专属金融平台,无抵押无担保,凭身份证、学生证可借款100元到50000元,放款只需两小时”。不少广告还注明:长期招聘校园代理。

  

贷款成了“无底洞”

 

  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不少学生被吸引参与。然而,这些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大多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特点,学生容易陷入“高利贷”“连环贷”陷阱。

  “第三方校园借贷平台大多是高利贷平台。”长期关注“校园贷”的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一些第三方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以及虚荣心态,钻监管的空子,打法律擦边球谋取暴利。

  他以学生分期付款购买电子产品为例说明,商家向学生收取的费用不叫利息,而称作“服务费”,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高利息。例如一台4000元的手机,学生使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需要实际支付的总金额能增加20%。

  一家网络分期平台的从业者也向记者证实说,这种分期付款购买电子产品的方式,经计算实际年息超过20%,而非宣传广告所谓的的月利率只要0.99%。

  据一位在网贷平台工作过的人士透露,“网络借贷公司一般不会说自己是搞贷款的,只称自己是电子商务公司,实际上是以分期的名义放贷。”

 

斩“黑手”还需多管齐下

 

“流行于校园内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个监管盲区。”江西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高发的“校园贷”案件,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实时预警、应对处置机制。

  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各方要及时提醒风险,及时预警。

  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一方面,应严格审核借贷平台资质,提高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限制网络贷款的利率,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借贷利率不能高于一定水平。

  “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有关部门应该对平台加强监管,借贷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要承担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建议。(记者胡喆 冯大鹏 沈洋 胡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