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赴联合国实习 | 俞莹蕾:做一个眼里有光的人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03-10 浏览量:731 二维码

俞莹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文中简称“上外高翻学院”)2016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2018年,她得到两次赴联合国组织实习的机会。

在有些人看来,她是幸运的,但俞莹蕾坚信,“当你把每个日常做好,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住。”

她坦言,读研期间自己坚持做好了一件事——翻译。她将课堂上的积累运用到实践中,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稿件翻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毋宁说俞莹蕾“没有准备”,其实她早已将“准备”化为了“点滴”。

见到俞莹蕾的那刻,她带着坚定的目光,“希望自己无论何时都是一个眼里有光的人,那种光亮来自对人生目标的执着,对人生价值的坚守。”


缘起上外,走向世界


2012年,俞莹蕾考入上外国际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

回忆起为何选择上外,俞莹蕾说,“这一切可能都是缘分。”高中时读的是理科,而上外是她高考志愿中唯一填报的文科院校。人生目标就是“多尝试”的她,将每一步收获都当作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由理转文、从学校走向世界”,俞莹蕾说这一路都离不开学校的平台和老师的启迪。在大三的一堂翻译课上,她领会到翻译是达“意”的过程。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更重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这时的她突然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大四那年,高翻学院的研究生承担联合国秘书长竞选实时翻译工作的推送在俞莹蕾心底悄悄埋下一粒种子,“如果能有这样一段宝贵的经历该有多好!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去了解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世界在发生什么?更希望能够为世界和平发展尽己之力,因为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本科毕业后俞莹蕾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攻读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

读研期间,俞莹蕾获得两次联合国实习的机会,并且通过努力加入了高级翻译学院联合国新闻部翻译团队(DPI),而后担任团队负责人之一。

她带领团队合作翻译了2017版《联合国概况》、2017年四期《联合国纪事》等联合国旗舰刊物以及联合国网页新闻等,累计翻译量为43000余字,项目管理量为10万余字。



国际舞台,从容面对


2018年1月,第一次前往联合国实习的俞莹蕾来到维也纳办事处中文科。她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因为这是一场比以往面临更多挑战的经历。

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中文科实习期间,她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翻译会议文件,涉及毒品犯罪、贸易法、麻醉药品等内容。

虽然有过心理准备,不可预料的难题还是随之而来。

翻译这些文件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刚开始她对贸易法领域内的船舶交易条例不太熟悉,翻译面临很多困难。

但俞莹蕾想起在学校课堂上老师就反复强调:“翻译人需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不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专家,但也要保持着敏锐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所以时刻保持着学习的能力很重要。”

与此同时,中文科审校老师逐字逐句修改译文的态度也感染了她,“从概念到理解再到表达,他们详细批注问题,倾力帮助我,这不仅是翻译技能的打磨,也是职业素养的沉淀。”

2018年6-9月,俞莹蕾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新闻部新闻和媒体司实习。

有了第一份实习的经验,第二次前往联合国的俞莹蕾感到心里更有底气。

除了翻译工作,她主要做的还是新闻网站建设的内容,这份工作不仅需要很高的新闻敏感度,还需要有IT知识“打底”,所以快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习时间非常短,仅仅三个月,不仅需要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还要适应新的文化和环境,所以这也是考验综合能力的时期。”

在实习过程中,俞莹蕾保持着“箭在弦上”的状态,告诉自己尽可能地多思考、多准备,设定目标并克服挑战。也正是由于这种不松懈的态度,她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实习期的工作。

虽然工作忙碌,但俞莹蕾也收获了许多。

“在联合国实习的这段日子,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平等’,这里不论什么背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平等对话、平等表达自己的权力。”

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办公室六个语言组的同事,“初入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总会在同事的热情指导下顿时消退,他们给予我鼓励和信任,亦师亦友,这一路上少不了他们的陪伴。我们会做各种特色小吃,带来自己国家的特产,分享来自不同国家的味道。”

置身于跨文化交流的交响曲中,她感觉十分奇妙。俞莹蕾说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从她七年前来到上外就感受很深,学校的国际化不囿于形式,学生真正可以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融。



中国青年,责任担当


在俞莹蕾眼里,联合国是融合世界上不同国家,汇集世界上不同问题、通过政治斡旋促进多边谈话,积极寻求对策、实现共赢的一个平台。

它是一个非盈利性、有责任感的组织,联合国的实习也需要向世界去传达更多的信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政策背后的意义。

在结束实习前一周的联合国大会,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就当前世界形势进行磋商。正在实习的俞莹蕾也自然感受到会议的氛围,体会到国际和多边事务中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两段联合国实习之旅给俞莹蕾的人生经历刻下了“责任和担当”的印记。

俞莹蕾回忆起实习期间参加的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妇女权利的媒体交流会,“交流会上推广了一个APP,主要是宣传和指导女性如何保护自己,同时成立了一个组织帮助弱势妇女群体和得到不公平待遇的妇女发声,我们能看到他们在为女性平等权益的争取而努力着。”

这样的活动让身为女性的俞莹蕾感触颇深,“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只有我们去关注它,问题才会慢慢解决。”

近几年,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上外高翻学院积极与国际组织对接、探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新途径,培育出众多高端翻译人才。

在俞莹蕾看来,年轻人想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多作用,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需要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客观全面地讲好中国故事。”

当然,话语权的争取并非一朝一夕,但是她相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壮大,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会不断提高,让更多人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形象。


人生机遇,点滴积累


“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但经历过的都是财富。”俞莹蕾总是在强调这个词——“经历”。

她十分感激自己在DPI团队里度过的那段时光,作为专业译员,她将“靠谱”提炼为核心职业素养,“我们翻译《联合国概况》时正值研一暑假,项目差不多30万字。从审校老师到译员,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环节负责到极致,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份稿件、强大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让我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谈到未来规划,俞莹蕾笑着说,“有时候会焦虑纠结,因为目前处在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关口,由学校迈向社会,未来如何发展,我会在心底自问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俞莹蕾也保持着积极的心态,“经历过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会告诉自己未来该如何选择,然后你只需要一直保持向前,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她勉励有志于参与国际组织实习的学弟学妹们,“联合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尽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她建议大家平时多关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网站、相关微信公众号,多去参加学校开展的国际组织相关的讲座。除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国际组织已经建立的合作项目,还有一些国际组织会自行招募实习生。

对学弟学妹,俞莹蕾也有些话想要分享:“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珍惜犯错的机会,多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保持进步的心态。也要做到时刻学习,时刻反思,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每个人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编辑Em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