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实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浏览量:678 二维码

这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心里有很强烈的愿望觉得要尽力去尝试……

这是她启程前所想,于是,她就这么做了——

参加中澳学生论坛,挺进MODEL APEC全国赛42强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实习翻译,在第34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陪同口译,当澳大利亚孔子学院志愿者……

然后,历时四个月的选拔,她获得了前往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实习(ITC)的机会。2018年重庆大学派往国际组织实习的学生,她就是其中之一。

“四轮的选拔等的是让人焦虑了一阵又一阵,心累了一波又一波……最要感谢的是自己,没有忽视内心的声音,没有放弃,一直在做挣扎。”她在朋友圈如此写道。

她来到日内瓦,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总部所在地。她在那里,主要负责维护更新信息资源库、活动拍照(执行总裁会晤、MOU签约仪式等、国际组织间活动及内部活动)、筹备协助活动开展。

“在这里工作,最大的感受是,没有那么多制度束缚和等级分明,大家都比较友善,即使是组织以外接触到的人可能地位很高也会愿意交谈。”

她来日内瓦六个月,几乎每个月都流鼻血,12月流了三次,有一天流了三次。但她因此,感受到职场文化的差异,那是一种更包容,更尊重的态度。

她表示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下“心态越来越‘佛’,觉得我们除了头衔都是平等的。”

简雪莲给执行总裁写了邮件询问能不能合照,她的执行总裁超级忙,还答应了,而且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语,说“keep it up”,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和部门同事们也都相处愉快。这些,都是只属于她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六个月的实习生活,她,体验了什么?又有何种领悟?

“如果一件事没有收获,或者收获不大,那是不是就不值得去做,而且这也取决于每个人对收获的定义是怎样的。我个人的态度是,如果一件事本能上吸引我,让我觉得感兴趣,客观条件允许,我就会去做,而且自己做的选择即使后来这件事可能有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去后悔,承受自己做的选择带来的结果。”

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在联合国实习和工作并不是一件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的事,和所有其他工作一样,也会有一些陷入枯燥琐碎重复找不到意义怀疑自我价值的时候,但这并不是全部。我把这点讲出来是希望有志于去联合国实习的同学们能够了解到这一点,还愿意去做之后能更好地调节更好地工作。”

“当然以我自己的定义而言,收获是巨大且不可量的,因为并不知道它对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我很珍惜在这里的六个月,竭尽所能地吸收身边所有人事物带给我的养分,去留意去学习。”

她认为在UN体系内工作,也是一种privilege,有机会有平台去体验很多。她同前锋君分享道:

“认识优秀的同辈和前辈,与布隆迪、南苏丹等各国来的大使和执行总裁会晤。”

“和法国墨西哥英国德国同事聊他们的职业之路聊文化差异。”

……

可她的眼界不局限于工作:做演讲,写英文工作邮件,做活动,融入多元文化工作环境,反思哪场活动办得好哪场办得不如人意,考究职场人士的穿着,在部门间会议上怎么委婉地协调矛盾等等。

“于我而言,更多更多的收获,来自于生活上,来自于做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有了更多理解。

“每天上下班路上,会看到一对又一对牵手走在路上的年老夫妇,和我八十岁左右的房东夫妇一起生活,老太太每周出去教几次太极,她学生里年龄最大的九十多岁,每每看到老爷爷翻出几十年前的照片也很感慨,对年老的生活也多了更多的同理心。”

“还有很多骑自行带孩子的人,一个自行车后座上可以竖着并排放两个儿童椅,也在大雪天看到三四岁左右的孩子骑着带辅轮的自行车和爸爸一起过马路,见到各式各样的婴儿车。”

她有很多第一次,许多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去雪山是在少女峰,第一次看车展是日内瓦国际车展,第一次吃鸭肝酱是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吃焗烤蜗牛在巴黎百年老店,第一次看到双道彩虹独自经历了一下午暴风雨无处躲避,以及第一次被偷伞在奥维尔小镇,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被人喷鸟粪,头发书包衣服上哪都是还差点被两个骗子偷走相机……”

“说这些,只是觉得,无论事业如何成功,我们更多过的还是生活,一头扎进如何变得更优秀物质上更富足的浩海里,可能会错过太多风景了。我们总归是要独立生活的,而且还要为身边的人去负责去照顾,所以我自己理解的可能人生目标就是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吧。”

“一点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多看看象牙塔以外的世界,多一些社会实践,也多去一些国际性平台看看,学着分辨善恶。

她说:“我们在很多的时候,差的可能真的是尝试的勇气。

她从本科在传媒学院时就受多元文化吸引,有意识地去和外国友人多交流,研究生时参加了汉办项目,在澳大利亚做了一年汉语教师志愿者。

之后,她要准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她在短时间内准备了申请报名用的双语材料,每天会听会看BBC,一来保持语感,二来积累素材。

为了准备面试,她仔细地研读了岗位职责说明,匹配了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准备面试写了逐字稿,想了事例,留基委的面试,她自己大概拟了三四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写了逐字稿,这是为了以防到时候紧张卡壳说得磕磕巴巴。

她说:“打败自己的都是假想敌吧。

“留基委的面试是视频面试,三位老师,包括前国际组织官员,他们问到的四五个问题都是我有准备到的,加上我当时并不是那么紧张,也发给了老师一些自己经历相关的照片,自己觉得表现不错,感觉是能过这轮面试的。”

“自己报名留基委的这个项目,在当时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事,比登天还难,需要非常非常努力才会有一丁点可能。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好像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她说:“我们做的这些尝试即使失败了又会有多大的影响?即使有,走过无数个岔路口,循着心里模糊的光,还是会到达最初想要去往的终点吧。

“这些种种,好像对生活和事业也不会有多少实质的作用,但是自己却觉得像有了很多养分。因为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因为以往的一些不务正业的梦想接连得以实现,生出更多想要实现的愿望。”

她曾经看过BBC的一个视频,一个60岁的爱尔兰lady,在半年前甚至还不会游泳,然后她买了一艘船,十一月的时候,她开始了她在大西洋上3000里的航程,她说如果成功了,她就会成为年纪最大的、以划船的方式独自跨过任何海洋的人。

网页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h-KGe_RiALW1yZZnwZYJA)

(编辑: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