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青年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1-20 浏览量:514 二维码

 胡启元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留影。

贾博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习期间留影。

李姝莹在实习期间于维也纳国际中心留影。

    为增加中国青年对国际组织的了解,培养有志于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后备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并实施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在该项目支持下,不少怀揣憧憬与理想的中国学子走进国际组织,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结合起来,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此外,有些高校也推出相关项目,资助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在国际组织实习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让我们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胡启元说,将继续秉承“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信念,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贡献一份力量。

  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

  2019年1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胡启元进入纽约联合国总部副秘书长办公室实习,主要负责信息传播工作,如日常信息发布、社交媒体运营、官方网站设计与更新、会议纪要撰写等。

  虽然胡启元已经在传播领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但她认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所见所闻,为她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视野,这是书本上永远无法学到的。“我曾在现场观看过数次辩论,确实精彩纷呈。”胡启元说道。

  胡启元也在实习期间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在办公室里,从国籍就能看到,虽然招聘官会考虑平衡问题,但往往经济发达的国家员工会多一些。得益于祖国的日益发展,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可以加入到国际组织中,为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共同努力。”胡启元说道。

  身处纽约联合国总部,胡启元有更多机会面对原本对她来说十分遥远的战争和自然灾害。让她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1月17日的海地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当时她参加了在联合国总部大楼举办的纪念仪式,缅怀包括联合国殉职人员在内的数十万遇难者,并重申对海地重建家园的支持。

  细节之处最打动人心。胡启元在联合国总部内网上看到有一个同事留言:“我的爱人是联合国同事,10年前,她在这场灾难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现在依然很想她。”而后来,当胡启元站在联合国总部一楼的纪念墙前默哀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悲悯,什么叫做世界公民”。时至今日,这种感觉依然让她难以忘怀。

  在联合国做传播沟通工作,细节至关重要。有一次,胡启元的上司给她发了一封邮件,希望她来协助审校联合国75周年系列丛书之一。一般审核到了这一关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细心的胡启元在封面上发现了关键性错误,于是她在短时间内协同几位资深编辑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这件事情后,胡启元的上司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胡启元认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实习经历让她学会了坚定地去做一件事,哪怕花费的时间要多一点。她说,将继续秉承“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信念,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贡献一份力量。

  “不管工作多么简单渺小,一想到自己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助力某个儿童获得受教育机会,助力某个贫困地区多一个人填饱肚子,我就充满了动力。”

  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到联合国粮农组织

  大四那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贾博通过申请和选拔,受清华大学国际组织实习专项基金资助,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实习生,于2019年1月开始了他在国际组织的第一份实习工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瑞士日内瓦有自己单独的办公楼。日内瓦的儿童基金会大楼一共8层,其中第6层一整层是贾博实习所在的部门——紧急计划办公室。紧急计划办公室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援助的协调中心,主要是对儿童基金会地区办公室进行支持。贾博所在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紧急援助中的儿童教育,对接处于灾难中的国家,为他们提供实地培训和远程指导等援助。

  让贾博自豪的是,实习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一个较大的报告分析项目。他介绍道,每个需要紧急援助的国家中都有当地的人道主义救援团队,他们的工作之一是完成每年一期的工作计划,主要阐述这个国家对于紧急援助的需求和未来一年的援助计划。而贾博接到的具体工作就是分析其中教育与儿童保护的联系,通过阅读儿童保护需求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形成报告,最终得以展示。这份报告的反响很好,贾博也因此获得上司的多次表扬。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这份实习工作更加坚定了贾博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决心。实习结束后,他又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总部实习。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期间,贾博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在国际治理方面影响力的提升。2019年7月入职实习的贾博,正巧赶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任总干事屈冬玉的上任,他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同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举办南南合作边会,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民乐演奏、民族舞蹈、汉服走秀等文艺表演。贾博和他的中国同事们也参与到这次文化活动中来,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进行汉服走秀彩排,为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添砖加瓦。

  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贾博一直对国际组织工作充满着使命感。“不管工作多么简单渺小,一想到自己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助力某个儿童获得受教育机会,助力某个贫困地区多一个人填饱肚子,我就充满了动力。”贾博说道。

  “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和世界搭建更多的桥梁,将中国梦融入世界和平这个梦想。”

  承担起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

  最开始吸引李姝莹申请国际组织实习的,是朴素的家国情怀。2017年即将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毕业的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一届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从此改变了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

  “我当时想去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有2000多名正式员工,但中国籍专业人员只有20余名。”李姝莹说,“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我愿意到国际组织去闯一闯,承担起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

  在官网投递了十几个岗位后,李姝莹成功申请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安全与安保司放射物品运输安全股的实习岗位,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实习补助,于2017年12月前往奥地利维也纳,成为该校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与之前在相关新闻里感受到的在国际组织实习的“高大上”不同,实习后的李姝莹认为,在国际组织工作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为了能让各国代表坐在一起有效协商,会议的背后需要工作人员做大量的调研、协调和组织工作。

  实习期间,李姝莹承担修订安全导则、撰写编排新技术文件、管理专家联络组等一系列工作。如何在放射物品跨国运输过程中统一各个国家之间的安全规范,保证放射物品的安全运输是李姝莹和同事们直接面对的问题。中国具有先进的放射物品安全运输管理经验,而李姝莹是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出身,这些优势都让她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正是这份实习让李姝莹坚定了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决心。2019年6月,李姝莹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正式雇员,服务于核保障司。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实习、工作近3年来,她认为适应能力对于想从事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不仅是对新的工作内容和环境的适应,还有对跨文化交流的适应。

  李姝莹所在的核保障司信息与通信系统办公室,工作的近100人中只有两个中国人,这就意味着她日常打交道的对象都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李姝莹会主动向同事询问是否可以加入聚会,并同大家分享中国的文化趣事。

  “比如有些同事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豆腐,我就给他们做科普,讲文化,甚至给他们介绍臭豆腐的来历。之后,他们看到我吃豆腐就会和我开玩笑,看到豆腐的照片还会发给我。”李姝莹说。

  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李姝莹内心对国际组织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和世界搭建更多的桥梁,将中国梦融入世界和平这个梦想。”李姝莹说道。

文章来源:http://edu.people.com.cn/n1/2020/1119/c1053-3193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