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媛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获得经济学双学位。本科期间为2000级本科生班长;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和主持人,负责访谈节目和国际政要的采访工作。大三时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交流学习。硕士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国际事务学院。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现任世界银行中东北非区的城市发展专家,常驻华盛顿总部。
两进世界银行的北大人
肖媛在加拿大求学期间,曾参加过一场世界银行主办的大型研究生会议。一直对国际事务和发展事业抱有极大热情的她在这次会议中受到鼓舞,想尝试世界银行的工作机会。她自费去了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结识前辈、参加各种面试。虽然刚刚毕业,还没有工作经验,却因为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和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被录取试用。实习期间,肖媛因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优异的工作表现被世行留任三年。
“我在这三年的工作中了解到,国际组织的工作是很专业化的,想要长足的职业发展,需要拥有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长,仅仅靠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努力是不够的。”肖媛当时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划领域的项目,本科和硕士学习国际关系的她觉得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面对岗位要求与自身专业训练不足的矛盾,肖媛选择离开世行继续深造,申请了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项目。
博士毕业后,她继续在学术圈摸索,先后在哥伦比亚法学院担任博士后、城市规划系担任助理教授的职务。几经考虑之后,更加喜欢实际事务而非理论研究的她转换轨道,重新回到世行。这次距她上次离开世行已有八年。“国际组织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可以提供平台和丰富眼界,但是从参与的具体工作内容来说,责任比较有限;年轻人大多数做项目助理类的工作,会遇到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国际组织重点培养的青年英才都在三十二岁左右,也就是说大学毕业已有十年,要么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要么拿到了博士学位。像我这样,二十多岁第一次在国际组织工作时,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扩展经历,并非一个真正的职业生涯的开始。三十多岁再次进入世界银行,才开始被委以重任,职业成长轨迹也渐渐清晰起来。”
世行工作:立足专业,放眼全球
肖媛目前的工作是处理中东城市发展问题,特别是与难民相关的问题。约旦是肖媛负责的主要国家之一;叙利亚内战使得大量难民外逃至邻国,约旦与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城市人口激增,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还需要解决新涌入的难民与本地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竞争和冲突。“约旦城市的住房、交通、供水资源都很紧张,甚至垃圾处理都是问题,这些表面上是城市管理问题,但也包含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难民会几年内返回叙利亚,还是会长期滞留在约旦,直接影响了约旦城市之后十年、几十年要如何发展和治理。”肖媛说,“得益于国际政治与城市规划的跨界训练,两个专业都对我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谈到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成就感,肖媛总结了以下四点:
1. 共事者来自世界各地,身处多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起激荡,仿佛置身于地球村。
2. 解决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工作很有意义,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3. 相对于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充满挑战的地方,国际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加中立和客观。
4. 世界就在眼前。新闻事件不再只出现在电视里、报纸上,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可以身临其境接触一手国际关系问题。
而对于刚毕业的本科生,肖媛反而建议在世界组织锻炼两三年就离开,去选择继续提升专业能力,比如继续攻读学位,或者在高精尖的私有公司发展一技之长。“世行只会将核心业务和重点培养对象定在三十岁以上的青年才俊,拿到更高的专业学位或者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在这里会更加有优势。”
国际组织求职经验
“国际组织的聘用制度和我国政府很像,要招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是需要编制的,但拿到一个编制非常难,需要层层审批。” 而要想成功得到国际组织的聘用,肖媛认为有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专业对口以及名校优势,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专业性很强,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此外由于大部分国际组织的总部都在美国或者欧洲,拥有国际名校学位,或者有在国外名校的交流经历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到青睐。肖媛就读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学位,面试时由于专业对口度高且属于顶尖高校,在申请人名录上的排位非常靠前。
在斩获面试机会之后,肖媛在查阅申请组织的前期工作以及语言上做了大量准备。为了在竞争中赢得面试官的青睐,需要事先准备岗位的信息背景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肖媛当时申请的是中东北非区的城市发展专家岗位,虽然在这个区域没有直接的工作经验,但在面试的准备期间,她阅读了大量中东北非的新闻和资料。同时,她也查阅了世界银行在这个地区的所有贷款项目和技术援助项目的报告。“世行网站上跟我应聘岗位和部门所有相关的信息我都看了,光是笔记就记了五十页,”她笑着说。而对应聘世界银行的本科生来说,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样显得尤为重要。“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活动,独立承担和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交际能力也会提高。”语言对于国际组织来说也是重要的关卡,在英语上深耕,或者学习第二外语,如法语、西语等,这些都会对国际组织的工作有所益助。肖媛目前在学习阿拉伯语,虽然还远不流利,但是对于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习惯大有裨益。她建议对国际组织感兴趣的同学早早接触不同语言和文化。
而在面试过程中,肖媛更是表现优异,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专业思维和协调能力。肖媛回忆到,她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考察了她的专业技术、对世界银行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中东北非地区政治经济局势的了解。比如:如果你现在面对埃及的财政部长,他需要三个埃及北部落后地区发展问题的建议,你会说什么?世界银行在中东地区很大一部分业务的是有偿咨询服务,请指出咨询服务和普通的贷款项目的区别;中东地区过去五年最重要的三大经济发展问题和政治威胁是什么。面试前的大量准备工作让她知己知彼,应答如流;而个别事先没有准备到的问题,靠临场发挥能力和快速协调的思维让她能见招拆招,顺利过关。
“国际组织平台大、视野宽阔,具备单一国家的机构或者私有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它具有全球的资源调动和数据收集能力,也能够让你在世界的舞台上实现个人的价值。” 肖媛通过自身努力成功敲开世界银行的大门,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北大学生努力奋进,成为拥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国际组织人才。
(编辑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