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保留栏目 > 就业经验谈

专家提醒:大学生求职,小心非法传销陷阱

时间:2009-12-22浏览量:1177 二维码
最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受理47起212人因非法传销而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令办案人员惊诧的是,47起案件212人中竟有三成人员为大学生。调查发现,“好工作、高收入”的诱惑是学子被拉下水的第一“帮凶”。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一些非法传销活动趁机抬头,变换手法将黑手伸向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这一动向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重视。

  案件回放

    ①

  求职设套请入瓮 轻信中计难自拔

    2008年夏天,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的大学生李兵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心急如焚。9月的一天,他在网络上看到一家经营房地产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急招业务员,年薪不低于10万元。李兵欣喜若狂,立即把自己的求职简历投了过去。当天下午,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李兵,他符合招聘的条件,鉴于岗位少,竞聘人员多,希望他能早点到公司进行“面试”。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李兵喜不自胜,他来不及多想,打点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公司接待员的带领下,李兵来到了公司的“基地”——一个偏僻的城中村民房里。一个“领导”简单地问话后,十多个被称作“帅哥”、“美女”的人祝贺他通过了“面试”,趁机拿走了他的手机和身份证,并把他严密看管起来。李兵如梦方醒,这根本不是什么房地产公司,而是一个以营销口服液为名的传销窝点。而他只有在交了3900元钱购买一套所谓的产品后才能自由活动。

    经过7天的软禁、7天的洗脑,李兵最终交了3900元钱,并被晋升为“领导”,专门负责通过网络网罗那些急于找工作的人,并大谈自己的“致富秘笈”,诱骗他们一个个掉入陷阱。2008年12月,李兵和其他成员一起因非法拘禁落入法网。经审理,李兵被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②

  编造谎言为交费 骗来娘亲同犯罪

    45岁的周玉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养有二子,大儿子在附近工地上打工,二儿子张立新心高气傲,大专毕业后发誓不找到好工作不回家。2009年2月,周玉莲接到张立新的电话,说自己在网吧里遇到了同学张健,他俩在网上找到了好工作,打算一起去看看。

    此后好几天,周玉莲一直没有儿子的消息。正在她着急之际,一个自称是张健的人打电话过来,说张立新出了车祸,急需救治,让周玉莲赶快带钱来护理。周玉莲惊慌失措,凑了钱急忙赶往儿子的出事地。下了车,张健并没有带周玉莲去医院,而是领着她在城中村里转悠,周玉莲心生疑惑,但想见到儿子的急切心情迫使她乖乖地跟着张健走。走进一套出租房,周玉莲惊喜万分,儿子张立新竟然没事儿似的站在自己面前!但看着眼前杂乱的情形,十几个男男女女,周玉莲迷惑不已。

    听了儿子的讲述,周玉莲才知道儿子和张健是被网上招工信息骗来的,为了交加盟费,张健骗来了自己的姐姐;张立新遇车祸也是编造的,因为交不了钱,张立新就出不了这个门。而周玉莲一旦踏进了这个门,如果不再交3900元加盟费,也会像儿子一样被监禁。

    在周围人的鼓动下,周玉莲狠狠心向“组织”交了自己和儿子的加盟费。为了捞回自己的钱,她和儿子一起干起了这骗人的勾当。

    2009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这个传销窝点被端,周玉莲也和儿子一起锒铛入狱。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③

  草率应聘落陷阱 惊险脱逃出牢笼

    刘英丽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因不满公司的待遇,一直想找个高薪职位。2009年1月,她把个人求职信息传到网上,不久即接到一个公司的电话,对方称短时间内能使她迅速致富。刘英丽简单询问了情况,就做出应聘决定。

    可到了公司的“宿舍”,刘英丽看到两间民房里肮脏、杂乱,十几个年轻的男女混宿在一起。她暗想:上当了!刘英丽转身就跑,可她哪里还能跑得了啊。一个被大家叫做“老板”的人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是做产品直销的,网上的信息都是假的,骗你的,发展一个新成员不容易,怎么能轻易让你走呢,留你考察几天吧。”在接下来的5天里,刘英丽每天都在别人的监视下吃饭、睡觉,被胁迫“听课”,同屋的“科长”、“经理”们轮流劝说她交3800元钱恢复自由、加入组织,还不断威胁她。

刘英丽对非法传销很反感,誓死不从。她不停地大声哭闹,与同屋的人争吵。终于在第5天,持续大声的哭闹引起了来此调查案件的民警的注意,民警敲开了这间民房的门,刘英丽才得以脱身。

    刚从非法传销窝点逃出的李中洋也有着同样的经历。2009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家机械有限公司急招员工,就按网上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告诉他刚好有一个职位和他学的专业机械一体化对口,邀他尽快前往应聘。

    应聘地点在一个村庄的集资楼里,李中洋先是被搜走手机和身份证,然后被以接受考察为由限制了人身自由。李中洋拒绝交纳“加盟费”,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逃出“魔窟”。2月15日深夜,在经历了一番搏斗,刺伤了两个看管人员后,李中洋惊险逃脱。

    尽管非法传销窝点随即被捣毁,骗子们也进了监狱,但想起这噩梦般的经历,刘英丽和李中洋都还心有余悸。

  专家提醒

    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识别、防范、抵制非法传销的意识和能力,避免上当受骗,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总结了3种非法传销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防骗。

    “拉人头”式非法传销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以“招工”、“招聘”、“介绍生意”、“介绍工作”等名义,谎称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利用亲属、朋友、同学、战友、老乡等各种关系,通过打电话、写信或者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手段,将人员骗往异地从事传销活动。他们一般对参加者声称发展人员数量越多,获得报酬越多,采取限制人身自由、上课洗脑,甚至威逼、暴力等手段,对参与人员进行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警惕非法传销组织谎称“国家搞试点”、“西部大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暗地里支持”,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以所谓“资本运作”、“特许经营”、“加盟连锁”、“连锁销售”等形式,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到异地从事传销活动。

    利用互联网非法传销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一些传销组织以“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络直销”、“网络营销”、“网络代理”、“网上学习培训”等名义,使用境外服务器,建立互联网站,以快速发财致富为诱饵,诱骗不明真相群众通过银行汇款缴纳入门费,在网上注册为所谓会员或代理商,发展介绍下线,并且直接利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手段发放奖金,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警惕非法传销组织披着合法公司、企业的外衣,以销售商品为掩护,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并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给付上线报酬的非法传销行为。

    非法传销向校园渗透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以招聘、实习、兼职、校园代理、介绍工作为名,通过各种途径向校园渗透,在校学生勤工俭学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实用工单位资质、工作性质等情况,不要将学生证、身份证、手机、现金交给他人保管,防止被非法传销组织限制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