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部署会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20日浏览次数: 48 次编辑: 晨欢
校新闻网讯(招生就业处供稿 摄影 玉君)12月16日下午,我校在国际交流大厦A座二层报告厅召开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部署会。
学校党委蒋庆哲书记、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夏文斌校长、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君副书记、李茂国副书记、吴卫星副校长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各招生工作组组长及部分组员,参与招生宣传的专家教授代表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吴卫星副校长宣读了2021-2023年度招生工作组组长名单和2020年寒假“惠园情·母校行”获奖学生代表名单。蒋庆哲书记为招生工作组组长颁发聘书,并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奖状。党委副书记文君主持会议。
招生就业处徐松处长通过详实数据总结了2020年招生工作,介绍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汇报了2021年工作思路。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学校招生工作整体受到影响,但是招生就业处协调各部门、各学院等主动出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招生工作总体安全,顺利组织特殊类型招生专业测试、专项核查及学生入校复查;通过线上线下媒体互融,开启招生宣传全新模;加强招生政策研究提高生源选拔工作水平,实现了招生专业计划动态调整,科学合理制定“一省一策”,保障2020年生源质量总体稳定;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严峻形势,下一步学校将深化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则研究,完善生源选拔工作方式,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深入推进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打造招生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与各省考试院和重点中学建立合作紧密、长期有效的校地联系机制,为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工作持续努力。
会上,院长代表及招生工作组组长代表分别从招生宣传、大类培养、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安徽招生工作组组长戴长征教授指出,在各高校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开展实地招生宣传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学校要对标兄弟院校,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工作的投入力度,吸收更多的教授及当地在读学生参加招生咨询工作,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和中学沟通交流,形成系统化和常态化的宣传模式。
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陈德球教授通过工商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情况、课程保障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三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商学院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推进工作。他指出大类培养是高校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是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虽然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和阵痛,但是却换来教师们的投入和认可,取得初步成效,希望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继续坚持的方向。
统计学院院长刘立新教授从招生就业联动角度,详细介绍了统计学院对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的重视及具体措施,重点介绍了学院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招生宣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工作水平,扎实提升就业质量、构建招生就业良好联动机制。
云南招生工作组组长曹淑艳教授分享在招生工作中落实“精准招生策略”的经验做法,强调学生入校后学业生活关怀及调动家长的重要性,认为“应该留下一支不走的宣传队”。
最后,夏文斌校长总结讲话。夏文斌首先肯定了2020年招生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一,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面对疫情,学校招生工作在各学院各部门共同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第二,积极探索在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招生工作模式,取得宝贵的经验和很好的成效;第三,招生工作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特别在招生队伍建设、招生路径探索和工作成效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四,学校提供保障。学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招生工作专项绩效及招生工作安排,为招生工作总体安全提供了保障。夏文斌指出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面临疫情,全球经济放缓,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出现了失调,国际形势不稳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贸易这个行业;第二,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蓬勃兴起,包括智能科技、数据科学、云计算等等,这些新兴科技对传统财经类院校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其他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从事财经类职业时表现出来不低于财经类专业本身的优势,财经类专业的天然优势在逐渐稀释。第三,“新文科”建设对培养“一流”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严峻挑战。
对2021年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本科招生工作,夏文斌校长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继续做好全方位的招生工作,树立“全天候”“全方位”“长阶段”的招生宣传工作观念。各学院院长要亲力亲为,每年至少去1个省、1所中学,好的生源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学校“双一流”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都是建立在“好生源”的基础上的。第二,要完成好高水平的课程培养体系。提高生源质量工作不仅仅靠招生和就业,中间环节就是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只有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好,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口碑才能可持续,不能仅靠招生的工作性安排。要一如既往地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继续完善大类招生。因为从根本上我们要培养的是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而不能仅仅被分数和专业束缚。继续做好招生、教育教学及就业的打通,三者有机联系,做到“全周期”“全链条”考虑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最后,要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