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域经济展望”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24-11-22 浏览量:147 二维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亚太区域经济展望”研讨会成功举办

校新闻网讯(中国金融学院供稿)11月16日下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亚太区域经济展望”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秘书长林建海博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区域经济研究处主任Johannes Wiegand博士、IMF中国联合能力建设中心主任何晖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小芬教授,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教授、殷剑峰教授、副院长王茂斌教授、副院长张海洋教授、副院长邓军副教授等150余位嘉宾和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教授主持。

赵忠秀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然而,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亚太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加上人口老龄化、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亚太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行。如何制定合理政策,促进亚太区域经济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不仅对全球经济格局与稳定意义深远,对扩大我国制度型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通过这次研讨会,希望能够深入剖析国际经济形势,共同探讨亚太地区的未来发展机遇。

林建海博士在致辞中提到全球经济的历史演变、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途径和亚洲地区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成就,并指出借鉴历史经验、加强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他还重点强调了新兴市场在人口变化和技术进步方面的机遇。最后,林建海博士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Johannes Wiegand博士进行了题为“亚洲的结构转型——过去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他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做出展望。演讲中,他还强调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应对当前经济挑战中的重要性。此外,Johannes Wiegand博士也展示了一些亚太经济结构性和长期发展问题,提出IMF呼吁各经济体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何晖博士分享了中国高储蓄率(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较高储蓄率)的政策含义,指出扩大社会转移支付及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与扩大内需促成服务业占比的上升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有望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谭小芬教授就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通胀水平、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等方面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指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但亚太地区各国通过加强政策协调、深化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仍然有望实现持续、稳定和健康的经济增长。

殷剑峰教授就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展望。此外,他也提到了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兴技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这些技术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提问和交流环节,师生们就“亚太地区的环境政策及绿色转型的金融政策”“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地缘政治风险与跨境人民币交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现场嘉宾展开了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我校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参与投入到全球治理工作中的意愿,是我校坚持贯彻开放办学的重要体现。